此外要注意的,是關于退出機制的明確。既然是要動態調整,一方面,臨床價值高、經濟性評價優良的藥品、診療項目、醫用耗材會逐步、分批的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而另外一方面,醫保藥品、診療項目、醫用耗材評價規則和指標體系的建立,則是為了“淘汰”不符合醫保目錄要求的產品而出現,退出機制的健全,意味著進入醫保目錄不再是萬全良策?!?/div>
但是,互聯網+醫療或許將迎來不錯的發展機會。在“創新醫保協議管理”一項中,文件特意提及,要“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2019年9月,國家醫保局已經印發了《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保支付政策。而在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互聯網+醫療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div>
02關于帶量采購:一票制時代的真正來臨?
盡管關于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的表述在整個文件中所占的篇幅并不大,只有短短一段,但其中指明的方向卻值得重視。
第一,一票制時代可能真要來臨了。
文件表示,要“推進醫?;鹋c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完善醫保支付標準與集中采購價格協同機制?!北M管這一表態并不新:實際上2019年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發布的《關于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 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就已經講過類似的話,即鼓勵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生產或流通企業結算貨款,但在此次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文件中的明確體現,無疑給這句話增加了力度。而接下來企業需要思考的是,由“兩票制”到“一票制”的過程中,醫?;鹋c醫藥企業直接結算,實質上繞開了醫療機構,那么,此前的一系列流程可能都需要相應跟著變化。
第二,帶量采購時間點已明確。
《意見》改革發展目標部分指出,到2025年,醫療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機制和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任務。
目前涉及藥品價格領域尤其是帶量采購領域,業內一直在判斷時間點是多久。之前業內普遍分析國家帶量采購品種將在200-300個左右,用三至四年左右。目前來看,時間點其實也基本上比較明確,從藥品采購與醫保支付緊密銜接的角度來看,2025年,很有可能將是藥品招標采購第一階段完成的成熟時間點。
第三,地市級為主體的帶量采購將拉開序幕。
還需要注意的,是市地級統籌與省級統籌對帶量采購的影響?!?/div>
《意見》指出,要鞏固提高統籌層次。按照制度政策統一、基金統收統支、管理服務一體的標準,全面做實基本醫療保險市地級統籌。探索推進市地級以下醫療保障部門垂直管理。鼓勵有條件的?。ㄗ灾螀^、直轄市)按照分級管理、責任共擔、統籌調劑、預算考核的思路,推進省級統籌(略)。
2019年11月下發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中,曾經非常明確的要求“大力推進醫保精細化管理”,此次《意見》中,市地級統籌要”全面做實“。省級統籌則要”推進“。從通俗的角度來看,結合近年來國家下發的相關文件,實行市地級統籌是各項醫保工作的重要基礎,是完善醫保治理體系,提高醫保治理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從現階段來看,新一輪以地級市為主體的藥品帶采購無疑會先拉開序幕。
(備注:文字源自搜狐,圖片源自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