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再生醫學的重要分支,生物醫用材料具有悠久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古埃及時代。近年來,隨著基礎科研水平的提升,生物醫用材料也得以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臨床醫學應用中發揮出神奇的作用。特別是在癌癥治療領域,生物醫用材料更是具有神奇的魅力。
再生醫學網獲悉,近日,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與濱州醫學院教授張桂龍合作,利用膝氏假單胞菌細胞膜,構建了一種高效的藥物遞送平臺。相關成果已被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接收發表。
研究團隊利用膝氏假單胞菌細胞膜裝載納米硒以及抗癌藥物阿霉素,制備了一種基于仿生細胞膜的藥物遞送平臺。該平臺具有較高的產率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實現針對腫瘤的化學動力學結合化療的聯合治療。該研究為基于細胞膜的多模式腫瘤治療平臺的開發提供了借鑒。
在過去,由于藥物傳達性不好,所以抗癌藥物一直未被列入癌癥治療的首選方案。不過,隨著細胞膜等高精尖生物醫用材料的問世,使得這一難題迎刃而解。對此,
再生醫學網表示,細胞膜作為一種仿生材料,負載藥物后能夠高效地將抗癌藥遞送至腫瘤組織,是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藥物遞送平臺。
關鍵字:仿生細胞膜,再生醫學,臨床醫學,生物醫藥材料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