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大流行,徹底改變了世界各國原有的社會生活秩序。特別是隨著以Delta變異病毒為代表的眾多新冠變異病毒株的高密度傳播,更是加劇了世界疫情防控的難度。但同時,也激發了全球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的研究興趣。
再生醫學網獲悉,近日,科學家們討論COVID-19免疫病理特征的最新進展,重點關注CS,包括不同相關細胞因子的研究現狀??茖W家還討論了這些細胞因子或相關信號通路的誘導、功能、下游信號傳導以及現有和潛在的干預措施。
科學家認為,全面了解COVID-19中的CS將有助于制定更好的策略,有效控制該疾病以及其他感染性和炎性疾病的免疫病理。
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全球迅速傳播,并于2020年初宣布為大流行。2019冠狀病毒病嚴重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阻礙了全球經濟增長。截至2021年5月18日,已有1.63億人感染,包括338萬人死亡(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SARS-CoV-2通過廣泛分布于組織和免疫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入侵宿主。該病毒可引起廣泛的臨床表現,從輕度癥狀(如發燒、咳嗽和肌痛)到需要住院治療的中度癥狀(肺炎和局部炎癥),再到嚴重/危重癥狀,最終導致死亡。嚴重或危重感染常表現為肺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低血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項證據表明,免疫病理損害可能是COVID-19病情惡化的原因。特別是,多項研究表明,在COVID-19中,上皮細胞和免疫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高水平的促炎細胞因子,這將細胞因子風暴(CS)與這種感染的嚴重并發癥和不良預后聯系在一起。
CS是一種快速發展、危及生命的臨床疾病,炎癥細胞因子的過度產生和免疫細胞的過度激活導致復雜的醫學綜合征,從持續發燒、非特異性肌肉疼痛和低血壓,到毛細血管泄漏綜合征、DIC、ARDS、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HLH),多器官衰竭,如果治療不充分甚至死亡。因此,診斷和治療CS的時機是可以挽救生命的。CS一詞于1993年首次用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后來用于許多炎癥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癌癥嵌合體抗原受體(CAR)T細胞治療,最近用于COVID-19。然而,CS在不同條件下的形態和因果效應可能有很大的差異。迄今為止,對于大多數情況下的CS缺乏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指南。因此,了解covid-19相關CS(covid19-CS)中單個細胞因子的確切變化和致病作用,對于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雖然之前對這一專題的某些方面進行了部分審查,但目前仍缺乏對新冠肺炎的全面認識,以促進其診斷和治療,臨床需要尚未得到滿足。在此,科學家提供了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診斷、治療和試驗的全面更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情景。首先,科學家討論了目前確定的COVID-19免疫病理特征,特別是CS;其作用機制和與CS在其他疾病中的差異;以及參與COVID-CS的單個細胞因子,包括其病理作用、下游信號傳導和現有干預措施。此外,還討論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和治療面臨的挑戰和前景。
想要徹底戰勝新冠病毒,人類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徹底了解這一病毒的特性。對此,
再生醫學網表示,從這一角度來看,該項研究成果的問世可謂是“及時雨”。相信在該研究成果的幫助下,人類能夠更加直觀地看清楚新冠病毒的“真實秉性”。
關鍵字: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新冠疫情,細胞因子風暴
反饋